1.国内外形势的论文

2.几内亚 赤道几内亚 几内亚比绍 巴布亚新几内亚

9月16日椰子油价格_椰子油行情走势曲线图

瑙鲁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Nauru

面积: 21.1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人口: 1.07万人(1998年)

民族: 瑙鲁人占57%,其他为南太平洋岛国人、华人、菲律宾人和欧洲人。

语言: 瑙鲁语为国语,通用英语。

宗教: 居民多数信奉基督教新教,少数信天主教。

简史

瑙鲁人世居岛上。1798年英国船“猎手”号首抵瑙鲁。1888年被并入德国马绍尔群岛保护地。20世纪初英国人获准在此开磷酸盐。1920年国际联盟将瑙鲁划归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管,由澳代表三国行使职权。1942~1945年被日本占领。1947年成为联合国托管地,仍由澳、新、英共管。1968年1月31日独立。

瓦努阿图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Vanuatu

首都: 维拉港(Port Vila)

面积: 陆地面积1.219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84.8万平方公里

人口: 19.32万人(1999年)。

民族: 其中98%为瓦努阿图人,属美拉尼西亚人种;其余为法、英、华后裔和越南、波利尼西亚移民以及其他一些附近岛国人。

语言: 官方语言为英语、法语和比斯拉马语,通用比斯拉马语。

宗教: 84%的人信奉基督教。

简史

数千年前瓦努阿图人即在此生息。1606年被西班牙探险家发现。1768年法国人到此。1774年英国库克船长到此并将该地命名为“新赫布里底”。1906年10月,英、法签署了共管公约,该地沦为英法共管殖民地。1963年土著人成立了第一个政党——乡村党,要求收回土地和实现独立。18年1月实行内部自治。1980年7月30日独立。独立后,新赫布里底党(后改名为瓦努阿库党)领袖沃尔特·利尼出任首任总理,索科马努任总统。1989年 1月30日,弗雷德里克·蒂马卡塔出任总统。1994年3月,让-玛利·雷耶出任总统。

马绍尔群岛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the Marshall Islands

首都: 马朱罗(Majuro)

面积: 陆地面积181.3平方公里

人口: 50,865人(1999年)。

民族: 多属密克罗尼西亚人种。

语言: 马绍尔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

宗教: 人口中54.8%为新教徒,25.8%为神召会教徒,8.7%为天主教徒,1.5%的人不信教。

简史

十六世纪初被西方航海者首次发现。1788年英船长约翰·马绍尔到此勘察,该群岛由此得名。1886年成为德国的保护领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被日本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日本在太平洋作战的基地。1944-1947年美国对其实行军管。联合国于1947年7月将其交给美国托管,后与帕劳共和国、北马里亚纳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构成太平洋岛屿托管地的4个政治实体。1983年6月25日与美国正式签署《自由联系条约》,并于1986年10月21日生效。根据《自由联系条约》,马获得内政、外交自主权,安全防务15年内由美国负责,可参加地区组织,但不能参加联合国。1990年12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正式会议,通过了终止部分太平洋托管领土托管协定的决议,正式结束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的托管地位。1991年9月17日,马绍尔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

汤加王国

The Kingdom of Tonga

首都: 努库阿洛法(Nuku’alofa)

面积: 陆地面积74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5.9万平方公里。

人口: 98989人(1998年)

民族: 汤加人(属波利尼西亚人种)占98%

英语: 通用汤加语和英语。

宗教: 居民多数信奉基督教。

简史

1000多年前成立的汤加王国,至今经历了四个王朝。17世纪初,荷兰人入侵。18世纪下半叶,英国、西班牙等殖民者抵达。1900年沦为英国保护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新西兰在此建立军事补给基地。10年6月4日宣布独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新西兰

New Zealand

首都: 惠灵顿

面积: 2,687,000.00 平方公里

国际电话码: 64

人口: 369万人(1998年)

语言: 英语、毛利语

货币: 新元

民族: 欧洲移民后裔占88%,毛利族占8.9%,太平洋岛屿人占2.9%,其它民族占0.2%。

宗教: 无国教,66.7%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不信教者或无固定信仰者9%,其它宗教24.3%

简史

早在1350年,毛利人就在新定居。1642年荷兰航海者在新登陆。1769~1777年,英国库克船长先后5次到新。此后英向新大批移民并宣布占领。1840年,英迫使毛利人族长签订《威坦哲条约》,规定新为英殖民地。1907年英同意新独立,新成为英帝国的自治领,政治、经济、外交仍受英控制。1947年,新获得完全自主,成为主权国家。是英联邦成员。

图瓦卢

Tuvalu

首都: 富纳富提(Funafuti)

面积: 陆地面积2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

人口: 1.02万人(19年

民族: 属波利尼西亚人种

语言: 英语是官方语言,图瓦卢语为通用语言

宗教: 居民信奉基督教

简史

图瓦卢人世居岛上。1892年英宣布图瓦卢和附近的吉尔伯特为英“保护地”。1916年被划入“英属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殖民地”。15年10月法律上同吉尔伯特分离,改用旧名图瓦卢(意为八岛之群)。18年6月实行自治,10月1日独立,由托阿利皮·劳蒂任总理。1981年9月托马西·普阿普阿继任总理。1985年9月普阿普阿连任总理。

基里巴斯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Kiribati

首都: 塔拉瓦(Tarawa)

面积: 陆地总面积81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50万平方公里

人口: 8万(19年)。

民族: 90%以上属密克罗尼西亚人种,余为波利尼西亚人和欧洲移民。

语言: 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语言为基里巴斯语和英语。

宗教: 居民多数信奉罗马天主教和基里巴斯新教。

简史

3000年前已有马来-波利尼西亚人定居。约于公元14世纪斐济人和汤加人入侵后与当地人通婚,形成了基里巴斯民族。1892年吉尔伯特群岛与埃利斯群岛部分岛屿沦为英国“保护地”。1916年被划入“英属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殖民地”(15年埃利斯群岛分出,改称图瓦卢)。二次大战中被日本侵占。17年1月1日实行内部自治。19年7月12日独立,改称基里巴斯,为英联邦成员。

所罗门群岛

The Solomon Islands

首都: 霍尼亚拉(Honiara)

面积: 28369平方公里

人口: 42.6万人(1999年),

民族: 94.2%属美拉尼西亚人种,波利尼西亚人占4%,密克罗尼西亚人1.4%,白人0.4%。华人约1000多人。

语言: 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金语,官方语言为英语。

宗教: 居民95%以上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圣公会拥有全国2/3的信教者。

简史

早在3000年前已有人在此居住。1568年被西班牙人发现并命名。后荷兰、德国、英国等殖民者相继到此。1885年北所罗门成为德国保护地。1893年南所罗门成为英国保护地。1900年,德国将大部分所罗门岛屿转让给英国以换取自由获得萨摩亚的权力。英国随后成立“英属所罗门群岛保护地”。二次大战期间一度被日本占领。16年1月2日实行内部自治。18年7月7日独立。现为英联邦、联合国和南太平洋论坛成员国。

斐济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Fiji

首都: 苏瓦

面积: 18,333.00 平方公里

同北京时差: +4.00

国际电话码: 679

人口: 82万人(1998年)

语言: 英语为官方语言,也讲斐济语和印地语。

货币: 斐济元

民族: 印度族占48.6%,斐济族占46.2%,欧洲血统、罗图马族、华人及其它占5.2%。

宗教: 无官教,53%信奉基督教,38%信奉印度教,8%为穆斯林。

简史

数千年前,美拉尼西亚人迁徙到斐济。公元世纪波利尼西亚人来到斐济定居。1643年荷兰航海者阿贝尔塔斯曼航行至此,是最先发现斐济的欧洲人(亦有西班牙航海者在塔斯曼前来到斐济之说)。1774年英国探险者库克发现了斐济的一些岛屿。1840年美国远征探险队司令威尔克斯航行到斐济。19世纪,商人、卫理公会教徒、传教士,潜逃的澳大利亚囚犯来到斐济定居。1871年酋长卡考鲍控制了斐济大部分地区,结束各种各样的部族冲突。他在邻国汤加的国王图普一世的帮助下,一度赢得了斐济的和平,1874年10月10日,斐济沦为英国的领地,此后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0年10月10日它成为英联邦中的一个独立国家。

种族间的紧张关系困扰着斐济。尽管在19世纪末期按合约来到斐济的印度族工人的后裔在数量上已经超过当地居民,但他们未能享有同样的政治代表权和土地拥有权。1987年4月的大选中,斐济工党和民族联合党在大选中获胜,这两个主要由印度族人组成的政党占据了议会中的多数席位,组成以蒂莫西.巴万德拉为总理的新。这是斐济历史上第一次由印度族人占据大多数部长职位的。同年5月14日,西蒂维尼.兰布卡中校(后晋升为少将)发动军事,推翻了巴万德拉。尔后出现了全国范围的。经过一番努力,双方达成协议组成两党联合临时。1987年9月25日兰布卡发动第二次,协议未能付诸实施。1987年10月1日,兰布卡废除宪法,宣布出任国家元首。10月7日,他又宣布斐济为共和国。同年在加拿大举行的英联邦首脑会议正式宣布斐济已丧失英联邦成员国的资格。12月6日,兰布卡辞去国家元首职务。1988年10月15日,放弃为女王代表的前总督佩纳亚.加尼劳成为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并成立了以前总理卡米塞塞.马拉为总理的新内阁。

萨摩亚独立国

The Independent State of Samoa

首都: 阿皮亚(Apia)

面积: 2934平方公里(1995年)

人口: 17万人(19年)

民族: 绝大多数为萨摩亚人,属波利尼西亚人种;还有少数南太平洋其他岛国人、欧洲人和华裔以及混血人种。

语言: 官方语言为萨摩亚语,通用英语。

宗教: 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

简史

3000年前已有萨摩亚人在此定居。约1000年前被汤加王国征服。1250年马列托亚家族赶走汤加入侵者,成立独立王国。1722年荷兰人发现萨摩亚。19世纪中叶,英、美、德国相继侵入。1899年,根据英、美、德3国签订的条约,萨摩亚沦为德国殖民地,东萨摩亚由美国统治。一次大战爆发后,新西兰对德宣战,占领萨摩亚。1920年,国际联盟把萨交新西兰管理。二次大战后,联合国将萨交新西兰托管。1954年开始实行内部自治。1962年1月1日宣布独立。独立后,马列托亚与另一位传统首领共同履行国家元首职责。1963年4月该传统首领去世,马列托亚成为唯一的终身元首。

19年7月,经议会批准,元首签署,将国名由西萨摩亚独立国改为萨摩亚独立国。

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

Papua New Guinea

首都: 莫尔斯比港

面积: 462,840.00 平方公里

同北京时差: +2.00

国际电话码: 675

人口: 460.2万人(1998年)

语言: 英语和莫土语是议会中使用的官方语言。

货币: 基纳

民族: 美拉尼西亚人占总人口的98%,白人占1%,波利尼西亚人、密克罗尼西亚人和华人占1%。

宗教: 基督教新教63%,罗马天主教31%,其它宗教6%。

简史

公元前八午年以前,来自亚洲的者和农民,先后取道印度尼西亚来到岛上定居。十六世纪初叶以后,欧洲水手数度来到岛上预言该岛是金岛。1545年被西班牙占领,并因该岛居民面貌与非洲西海岸的居民相似,命名该岛为新几内亚。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经商者接踵而至,德国商人寻求在新几内亚北部经营椰子油生意。十九世纪初叶英国和荷兰订立瓜分该岛的协议,1828年荷兰开始在该岛西部殖民。1949年至1962年作为荷属几内亚由荷兰继续统治。

新几内亚岛东部,在1884年澳大利亚并吞该岛的企图失败之后,英国担心德国人占领这一地区,遂于1884年在新几内亚岛的南部沿海及附近岛屿建立了自己的保护地。德国人随而效之,占取了新几内亚北部的3个地区。1885年英国和德国签订了英德协定,划定各自在该岛的势力范围。翌年,德国占领了新几内亚岛的北部以及新不列顿、新爱尔兰及布干维尔等岛屿,英国占领了新几内亚岛南部及附近岛屿。1901年,英属新几内亚转交澳大利亚统治,并于1906年重新命名为巴布亚领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属新几内亚于1914年被澳大利亚占领。1920年12月17日国际联盟决定委托澳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于1942年至1945年间被日本占领。战后联合国委托澳继续管辖德属部份。1949年澳将原英属和德属两部分合并为一个行政单位,称“巴布亚和新几内亚领地”,并于12年改名为巴布亚新几内亚。13年12月1日,获得自治。15年9月16日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帕劳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Palau

首都: 科罗尔(Koror)

面积: 458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人口: 18,467人(1999年)。

民族: 多属密克罗尼西亚人种

语言: 官方语言为帕劳语,通用英语。

宗教: 全国73%居民信奉基督教,其中40.7%信罗马天主教,24.7%信基督教新教。

简史

4000年前就有人居住。1710年被西班牙探险家发现。1885年被西班牙占领,1898年被西班牙卖给德国。一次大战中被日本占领,二次大战期间被美国攻占。1947年,联合国将其交美国托管,与马绍尔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构成太平洋岛屿托管地的4个政治实体。1969年,帕劳开始就未来政治地位同美国谈判。并于1982年8月与美签订了《自由联系条约》。但该条约在多次公民投票中,均因未达75%的法定多数而未能获得通过。1993年11月举行第八次公决,终于顺利通过了该条约。根据该条约,帕劳于1994年10月1日结束其托管地位,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但与美国仍保持特殊关系。同年12月,帕劳加入联合国。

好像很少的国家参加过奥运会,本人仅知道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斐济(不确定),找了很长时间的,能不能加点悬赏分!

国内外形势的论文

16个国家。

大洋洲(Oceania),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除南极洲外,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个洲,位于太平洋中部和中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在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邻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大洋洲陆地总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除南极洲外,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个洲。

几内亚 赤道几内亚 几内亚比绍 巴布亚新几内亚

2007年和2008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2003年开始的快速增长期,但由于房地产市场降温和次级债危机的影响,增长势头略有放缓。按照IMF的最新预测,2007年和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为5.2%和4.8%。同时,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扩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此外,世界贸易增长高位趋缓、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保持高位,美国货币政策已经从适度偏紧向中性偏松调整,全球通胀压力依然存在。

关键词:世界经济 2007年经济预测 经济形势分析

一 世界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

2007年第二季度开始,受美国经济减速和次级债问题的波及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出现回落态势。但从整体看,世界经济仍处于快速增长期。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世界经济在摆脱新经济泡沫破灭带来的经济衰退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后,即将连续5年保持4%(按PPP方法核算,下同)以上的增速,世界经济发展正处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没有过的高增长时期。根据IMF 2007年10月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秋季报告的最新预测,2007年和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为5.2%和4.8%,继续快速增长。

经济增长速度的区域差异扩大,根据IMF的秋季预测,2007年和2008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2.5%和2.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将分别为8.1%和7.4%,分别比春季报告上调了0.6个和0.3个百分点,是世界经济增长上调的主要原因。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增长预测被大幅下调,2007年和2008年经济增长率都将为1.9%,比春季报告分别下调0.3个和0.9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在“金砖四国”,以及转轨国家乃至中东、拉美等部分国家经济大幅增长的带动下,日益拉大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步伐。2007年和2008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分别从8.8%和8.4%上调为9.8%和8.8%。中东欧、中东、西半球,包括中、印、俄等国的经济增长预测都不同程度上调。伴随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度提高。

受住房市场降温影响,美国经济增长于2006年第二季度开始明显减缓。2007年第一、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按年率计算分别为0.6%和3.8%。第二季度经济增长虽然高于预期,但主要受益于私人国内投资和出口增长,而个人消费支出的贡献大幅下降,成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最大隐忧。抵押危机开始波及整个金融市场。住房投资下降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同时将可能影响相关就业需求,并影响到居民信贷和消费,如果这样,就会影响实体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将会扩大。虽然房地产市场很快复苏希望不大,但房价跌幅有限,表明供求未完全失衡,还不至于发生崩溃。同时,高能源价格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力逐渐减弱,通胀压力温和。目前,美联储调控政策重心已转向金融市场,只要调控得当,美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温和增长态势。

虽然次级债风险也波及欧盟、日本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但经济增长没有受到美国经济增长减慢的严重影响。与过去经济增长主要由出口带动不同,欧元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投资和私人消费。同时,欧元区就业持续改善,失业率降低,通货膨胀率连续数月维持在欧洲央行设定的2%的目标下。2007年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速度出乎意料地明显放慢,环比仅增长0.3%,远低于第一季度的0.7%,是自2005年初以来的最低增速,预示欧元区本轮经济增长周期已经达到波峰。2007年和2008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预计为2.5%和2.1%,德、法、意等主要国家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06年以来,得益于较为旺盛的地区及国内需求,日本经济增长出人意料。10多年来致使日本经济萎靡不振的通缩压力正得到缓解。但仍是日本经济恢复的一个风险。2007年以来,经济增长减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私人消费减弱,由于出口增加,企业收益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设备投资需求依然旺盛,加之由于个人收入在缓慢增加,个人消费也处于良好状态,经济形势仍基本稳定。2007年和2008年日本经济增长率预计为2.0%和1.7%。

虽然次级债危机爆发增大了世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但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依然存在,平稳较快发展仍是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

首先,支撑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性条件没有变化。从2003年起的世界经济高速增长源于支撑增长的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进步提高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潜力。经济全球化使传统制造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扩散,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发达国家已度过了产业转移初期出现的产业空心化艰难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环保、航天和航空等高附加值产业和金融等高端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双赢”的局面。

其次,货币政策已经从适度偏紧调整为中性偏松。各国的宏观调控手段日趋成熟,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更加灵活和务实,能够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而积极进行调整,有益于世界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2008年8月份以来,为了解决次级债带来的流动性匮乏问题,稳定金融市场,美联储、欧央行和日本银行等迅速向市场注了大量的流动性,美国还将贴现率和联邦基准利率降低了0.5个百分点。美国的货币政策是全球货币政策的风向标,美国降息虽不意味着其他国家也会马上跟随美国降息,但全球的加息周期行将结束,全球货币政策开始从适度偏紧调整为中性或中性偏松,这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再次,次级债危机的爆发使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加大,但不会严重危及世界经济。据估计次级总值约7500亿~12000亿美元,通过抵押担保证券(MBS)、担保债务凭证(CDO)等方式,大部分次级被证券化,并被美、欧、日等国的基金和银行所持有,风险在全球范围内被分散。按照目前的次贷违约情况,美联储伯南克估计损失约为500亿~1000亿美元,穆迪估计损失为1130亿美元。当然,次级债危机的影响会从金融部门向实体部门扩散,房地产价格继续下跌也会影响美国消费增长,并导致次级债问题有恶化的可能。

二 世界贸易增长高位趋缓

2006年全球货物贸易额达到11.9万亿美元,几乎比2002年增长了一倍。世界贸易增长持续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使得世界贸易额与全球GDP之比持续上升,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传统制造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以及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外贸增长持续超出预期,有力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扩大了贸易需求。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内需持续扩大是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根本性基础动力。近年来世界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特别是美日欧,以及澳大利亚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国际贸易增长注入了活力。

2007年以来,尽管总体上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高于预期,但是发达经济体增长逐渐放慢,会使一些国家需求增长趋缓,预计这一趋势在2008年还将延续。从进口需求来看,2006年,美国以美元计价的货物进口额增长率为10.7%,继续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但是2007年以来,美国进口增长明显放缓,上半年仅增长4.3%,7、8月份分别增长4.8%和2.4%。欧元区2007年第一、二季度进口分别增长5.4%和4.1%,7月份增长11.7%,也比2006年13.4%的增长明显放慢。按照IMF的预测,2007年和2008年世界贸易将分别增长6.3%和6.9%,比春季预测分别下调了0.9个和0.8个百分点,增幅远低于2006年世界贸易9.3%的增长。

三 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保持高位

在世界经济增长步伐持续较快的带动下,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对原材料和能源等初级产品的市场需求大幅增加,国际市场商品价格2002年开始从谷底回升以来呈持续上扬走势。近年来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提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产量或供应增长慢于需求增长。美国经济迅速增长使住房市场兴旺,导致对建材等基础材料需求增长。亚洲、特别是中国2003年以来对煤炭、有色金属和石化产品需求也有较大增加,对这些商品价格的上涨也有一定支持。其次,受罢工、生产事故以及政治局势等一些临时性突发因素的刺激和影响,引起市场对供应减少或中断的担心,价格因而屡呈激涨并不断保持在高位徘徊。第三,原料或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支持了半成品、成品或下游产品价格的提高。第四,美元汇价走软,导致以美元计算的商品价格有所上浮。

2007年以来,除8月之外,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继续呈逐月上涨态势。按照世界银行数据,2007年9月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比8月上涨6.0%,同比上升19.2%,比2006年12月上涨18.0%。其中,非能源产品价格比8月上涨0.2%,同比上升12.0%;能源产品价格比8月上涨8.6%,同比上升22.5%。同时,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轮番结构性上涨的态势更为明显。2006年之前一些上涨幅度较大的产品价格走势相对平稳,而部分食品、饮料、金属矿产品和能源价格涨势较猛。农产品当中,鱼肉、橄榄油和糖价下跌,而小麦、玉米、大麦、大豆、棕榈油、椰子油、羊毛等主要农产品截至9月末比上年底的价格涨幅都在30%~70%以上,咖啡、橡胶等产品同期价格涨幅接近20%。值得注意的是,大米、部分油类、猪肉、鱼类、糖、饮料、木材、棉花、皮革等价格仍然处在相对低位。金属矿产品价格整体上已处在高位,其中铅、锡、铀等价格大幅上涨,而前期价格已较高的铜、铁矿石涨幅平稳,铝、锌、镍等价格下降。近年来能源价格是涨幅最大的,特别是原油。1~9月,原油、煤炭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4.1%和41.2%,而天然气价格下跌2.4%。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一路上涨,连续创出新的历史高位。截止到10月16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最高冲至每桶87.美元,为22年来的最高价(见图1)。中东局势紧张、供应吃紧、需求预期走高以及美元贬值等多重因素是油价持续创出新高的支撑力量。

这个有解释,加一个历史变迁.

几内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Guinea)首都:科纳克里(Conakry):

从前,一位法国航海家到达西非海岸,他上岸后问一当地的妇女:“这是什么地方?”那位妇女不懂法语,用土语说了声“几内亚”,表明自己是妇女。航海家误认为是地名,因此,就传开了。还有一种说法:“几内亚”由柏柏尔语“黑色的”或“黑人的土地”演变而来,意为“黑人之国”。

简史

9-10世纪,几内亚是加纳王国和马里王国的一部分。15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开始入侵,随后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人接踵而至。19世纪初,法国殖民主义开始深入几内亚内地。1882年几内亚成为法国殖民地。1893年,被命名为法属几内亚。1895年法属几内亚成为法属西非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几内亚独立运动兴起。1947年几内亚民主党建立,几民主党***塞古.杜尔开展了为几内亚独立而进行的斗争。1958年10月2日,几宣布独立,成立几内亚共和国,塞古.杜尔任总统,直至年3月26日病逝。

年4月3日,以孔戴上校为首的军人发动,成立国家复兴军事委员会,执

掌国家最高权力。国名由“几内亚人民革命共和国”改为“几内亚共和国”。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Guinea-Bissau, Republica da Guine-Bissau

首都:比绍(Bissau)

为与几内亚区别,国名由“几内亚”加首都名“比绍”组成。在巴兰特语中,“比绍”意为“前面就是村子”。当初入侵的葡萄人误以为这是地名,沿用至今。

简史:1446年,葡萄牙人在几内亚比绍登陆,建立了第一个贸易站。17-18世纪成为葡萄牙贩卖奴隶的主要地区,归葡属佛得角统治。1951年葡萄牙把几内亚比绍改为“海外省”。1956年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成立,该党领导的游击队,解放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土地。13年9月24日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在解放区宣告成立并颁布宪法。路易斯·卡布拉尔任国家元首、委员会。翌年9月葡予以承认。1980年卡布拉尔被推翻,维埃拉出任革命委员会。

赤道几内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Equatorial Guinea),首都马拉博 (Malabo)。“赤道几内亚”则因距赤道很近,而又地处几内亚湾上而得名。

简史:15世纪末,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侵入几内亚湾沿海地区和比奥科、科里斯科和安诺本等岛。1778年西班牙占领比奥科岛,1843年占领木尼河地区,1845年建立殖民统治。1959年被划为西班牙的两个海外省。1963年12月西当局在赤道几内亚举行公民投票,通过“内部自治”法规。1964年1月实行“内部自治”。1968年10月12日宣告独立,定名赤道几内亚共和国,马西埃·恩圭马任总统。19年8月国家革命人民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奥比昂发动军事,成立以他为首的最高军事委员会。1982年8月奥比昂任总统,同年10月解散会。1988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基层选举和议会换届选举。1989年6月25日举行全国大选,奥比昂再次当选为总统。1996年2月连任总统。

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 Independent State of Papua New Guinea,首都莫尔斯比港(Port Moresby)

由北部的新几内亚和南部的巴布亚两部分组成。

巴布亚在马来语中意为“卷发人”。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来到该岛时,见当地居民和自然景观很像非洲的几内亚,故称之为新几内亚。(下面有详细的咯)

简史

公元前八午年以前,来自亚洲的者和农民,先后取道印度尼西亚来到岛上定居。十六世纪初叶以后,欧洲水手数度来到岛上预言该岛是金岛。1545年被西班牙占领,并因该岛居民面貌与非洲西海岸的居民相似,命名该岛为新几内亚。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经商者接踵而至,德国商人寻求在新几内亚北部经营椰子油生意。十九世纪初叶英国和荷兰订立瓜分该岛的协议,1828年荷兰开始在该岛西部殖民。1949年至1962年作为荷属几内亚由荷兰继续统治。

新几内亚岛东部,在1884年澳大利亚并吞该岛的企图失败之后,英国担心德国人占领这一地区,遂于1884年在新几内亚岛的南部沿海及附近岛屿建立了自己的保护地。德国人随而效之,占取了新几内亚北部的3个地区。1885年英国和德国签订了英德协定,划定各自在该岛的势力范围。翌年,德国占领了新几内亚岛的北部以及新不列顿、新爱尔兰及布干维尔等岛屿,英国占领了新几内亚岛南部及附近岛屿。1901年,英属新几内亚转交澳大利亚统治,并于1906年重新命名为巴布亚领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属新几内亚于1914年被澳大利亚占领。1920年12月17日国际联盟决定委托澳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于1942年至1945年间被日本占领。战后联合国委托澳继续管辖德属部份。1949年澳将原英属和德属两部分合并为一个行政单位,称“巴布亚和新几内亚领地”,并于12年改名为巴布亚新几内亚。13年12月1日,获得自治。15年9月16日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